培训医院网站建设,兰州北山生态建设局网站,山西网页制作,网站开发从入门到实战来源#xff1a;猛兽财经 作者#xff1a;猛兽财经 特斯拉#xff08;TSLA#xff09;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xff0c;特斯拉最接近的竞争对手可能是一家中国电动汽车公司。猛兽财经认为#xff0c;沃伦•巴菲特支持的比亚迪#xff08;0211#xff09;可能是马斯…来源猛兽财经 作者猛兽财经 特斯拉TSLA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特斯拉最接近的竞争对手可能是一家中国电动汽车公司。猛兽财经认为沃伦•巴菲特支持的比亚迪0211可能是马斯克所说的那家竞争对手。比亚迪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电动汽车销售商 比亚迪的销量在2022年已经超过了特斯拉并成为了世界上销量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2022年的交付量为187万辆而特斯拉则为130万辆猛兽财经预计比亚迪今年在纯电动汽车方面也可能也会超过特斯拉。 比亚迪目前虽然有三个业务部门但电动汽车业务被视为其最大的增长动力而且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电动汽车业务是比亚迪最大的业务部门占其营收的一半以上利润的近一半。 比亚迪2021年年报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还有进一步的增长空间 比亚迪汽车的绝大部分销量来自中国(据估计国际销量仅占比亚迪汽车销量的不到2%)但其国内市场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去年得益于廉价电力和政府鼓励购买电动汽车的政策中国市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约占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三分之二)的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了93.4%达到689万辆。 然而传统汽车的销量已经远远超过了电动汽车的销量电动汽车仅占全年2870万辆汽车销量的25%左右远远超过了政府规划的到2025年达到20%的目标但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中国政府的目标是到2030年电动汽车占全国新车销量的40%这为电动汽车的进一步增长留下了充足的空间。到那时传统汽车的销量可能会下降而电动汽车在中国汽车总量中的份额可能会逐渐增加。 2021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总量接近800万辆这意味着到2022年底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总量将达到1500万辆。这还不到中国3.02亿辆汽车总量的10%。比亚迪在这方面也拥有众多竞争优势并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一机遇。作为中国领先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在中国电动汽车销量中占有约30%的市场份额拥有强大的品牌认可度显然可以与特斯拉和大众汽车等全球汽车品牌抗衡。 此外比亚迪的成本优势(部分原因是它是唯一一家拥有垂直整合商业模式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该公司拥有自己的锂矿、半导体生产尤其是电池(电动汽车中最昂贵的单个部件)以及广泛的产品供应使其能够进入中国低线城市。 中国大约一半的电动汽车销量来自一线城市但政府希望电动汽车制造商也能提高在低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渗透率。在车型方面比亚迪也拥有广泛的车型其定位是满足低收入甚至农村居民的电动汽车需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理想汽车(LI)、小鹏汽车(XPEV)、蔚来(NIO)和特斯拉(TSLA)等竞争对手的车型往往定价在高端市场不太可能在预算紧张的消费者中获得太多吸引力)。
将目光投向全球市场 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后比亚迪现在正将目光投向全球扩张。为了实现这一雄心比亚迪正计划在欧洲建造一到两家工厂正在谈判收购福特在德国的生产工厂计划2024年在泰国投产并计划在越南建造一家零部件工厂。 该公司去年年底进入欧洲在2022年巴黎车展上推出了比亚迪的新款比亚迪海豹。全球人均电动汽车销量排名前7位的国家都在欧洲因此进入欧洲市场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因为该地区拥有相对成熟的充电基础设施而且价格便宜的电动汽车车型有利于推动电动汽车的销售。 比亚迪还将目光投向了亚洲(中国除外)。本月比亚迪在日本开设了第一家经销商门店销售价格低于特斯拉和日产的旗舰车型。 亚洲电动汽车的使用率很低(特别是在东南亚和印度等新兴亚洲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充电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和价格原因导致的但在未来几年电动汽车的使用率预计将有所增长部分原因是政府的支持政策。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其目标是到2050年只销售电动摩托车和汽车。文莱的目标是到2035年电动汽车占汽车年总销量的60%而泰国则推出了补贴和税收优惠措施以确保到2030年电动汽车占汽车总产量的30%。 比亚迪在全球扩张方面能取得多大的成功还有待观察不过他们在价格领域的战略是有优势的。虽然比亚迪在全球市场确实有一个相对不知名的缺点但在成本方面比亚迪确实有巨大的优势。据报道与欧洲汽车制造商相比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具有1万欧元的成本优势(原因有多种包括劳动力成本较低高效成熟的电动汽车供应链包括全球最大的锂化学生产商约占全球供应的60%以及在全球十大电动汽车电池供应商中有六家是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公司)。 在这些中国电动汽车厂商中比亚迪可能在成本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该公司垂直整合的商业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优势(除了挡风玻璃和轮胎他们几乎可以自己制造汽车上的所有其他部件)。电动汽车电池部门可能是比亚迪最大的优势因为这不仅使他们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得行业领先的电池技术而且还提供了重要的收入来源以及为竞争对手的电动汽车品牌供应电动汽车电池所带来的进一步成本优势(比亚迪是继宁德时代之后中国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供应商也是世界第三大)。 例如比亚迪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被公认为最安全的电动汽车电池之一)的买家包括特斯拉和丰田。但据报道比亚迪的产品开发成本比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老牌汽车制造商丰田低20%至30%。 与人们对质量和性能的看法相反比亚迪的一些车型获得了欧洲和澳大利亚监管机构的五星安全评级(在澳大利亚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吸引力正在增强表明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认可)而且比亚迪的平价车型在性能方面接近西方竞争对手;例如比亚迪在欧洲推出的新款比亚迪海豹车型经常与特斯拉最便宜的车型——特斯拉Model3——相提并论。 此外比亚迪全球扩张计划的时机也很合适;在亚洲和欧洲价格是电动汽车普及的主要障碍之一在利率上升、通货膨胀率高企和经济疲软打击消费者购买力的情况下更是如此。预计消费者今年将变得更加精打精打算可能会购买价格更实惠、对预算更友好的电动汽车而比亚迪作为汽车行业最具成本竞争力的厂商之一完全有能力满足这一需求。风险 竞争是比亚迪面临的一个主要风险。在中国本土市场电动汽车补贴削减导致汽车制造商之间的竞争加剧尤其是特斯拉。今年特斯拉降价后需求激增。与享有两位数利润率并有能力消化成本增加的特斯拉不同已经勉强实现盈亏平衡的比亚迪反而提高了价格缩小了与美国竞争对手的价格差距并可能在此过程中失去市场份额。 中国政府表示中国电动汽车数量过多并鼓励整合。比亚迪未来可能会遇到更大、更有竞争力的对手。比亚迪的利润率已经非常低尽管他们的现金流为正但更激烈的竞争可能迫使他们筹集更多资金来支持其增长雄心。比亚迪在2021年通过私募筹集了39亿美元猛兽财经认为进一步的融资可能会对比亚迪的股价产生短期影响。 全球电动汽车的机遇也吸引了竞争对手;从初创公司到传统汽车制造商他们都有自己的优势大众正在扩大其电动汽车车型而且似乎在借鉴比亚迪的商业模式甚至试图生产自己的电池。本田已经投资数十亿美元来加速他们的电动汽车销售。丰田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努力目前步履蹒跚但这家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正忙于启动其电动汽车业务并可能成为一股潜在的强大力量。比亚迪在2022年的交付量不到200万辆仍远远低于汽车巨头丰田后者同年的交付量超过950万辆。结论 比亚迪的股价在过去几年已经经历了一轮强劲的上涨今年迄今涨幅超过22%。鉴于比亚迪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增长并拥有稳固的竞争优势一些人可能认为该股还有更大的上涨空间。然而由于P/E为65为65,P/BV为6.5其他人可能更愿意等待更好的进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