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网站的可行性分析,公司网站 英文,营销网站模版,公司开发网站建设导语#xff1a;2025年#xff0c;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产能预计可达3661万辆#xff0c;如此产能如何消化#xff1f; 文 | 胡安 “这样卷下去不是办法#xff0c;企业目的是什么#xff1f;是盈利#xff0c;为国家作贡献#xff0c;为社会作贡献。我们应该有大格局… 导语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产能预计可达3661万辆如此产能如何消化 文nbsp;|nbsp;胡安 “这样卷下去不是办法企业目的是什么是盈利为国家作贡献为社会作贡献。我们应该有大格局长期主义战略而不是眼前去卷。”6月6日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这番话上了热搜。 显然今年以来新能源车企间的价格战如火如荼见表卷向了燃油车市场让广汽集团这样以传统燃油车为主的汽车巨头承受了巨大压力。 曾庆洪这番话针对的是比亚迪等新能源龙头企业。今年2月比亚迪荣耀版车型发动降价攻势。5月比亚迪发布第五代DM技术并将新技术车型价格拉进9万元区间。不但哪吒、蔚小理等新能源新势力加入战团奔驰、宝马、奥迪等合资车企也大幅降价。 4月22日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发布了对深圳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的调研情况结果显示今年以来深圳新能源汽车价格普遍下跌跌幅在5-10%左右。 竞争的压力除了让车企不得不降价外5月的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6月的大湾区车展上华为、长安、蔚来、小米、哪吒、奇瑞、吉利等车企老板拉下一张老脸做IP拍短视频直播卖车。 今年1-4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8.5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3%和32.3%市场占有率达到32.4%。这几天国内新能源车企5月份销量成绩单也在陆续出炉比亚迪不出意外地保持遥遥领先地位销量为33万同比增长38%新势力集体走强合并销量后的鸿蒙智行与理想竞争焦灼理想以3.5万辆的成绩再次实现反超蔚来单月销量再度破两万辆小米SU7虽未实现月销过万但单月交付已达到8630辆小鹏和哪吒也重返万辆阵营。 广汽集团等传统车企销量和利润却在下滑。今年1月4月广汽集团汽车销量连续4月同比下降超5%。2024年1季度广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约213.46亿元同比下降19.12%。2023年4季度广汽本田解雇约900名合约工。今年5月广汽本田启动超千人的大规模裁员。 2024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现场 01
两极分化的产能 2010年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大幅增长并在2020年后呈现阶梯式的走高。2023年产量增至958.7万辆销量为949.5万辆产销基本持平。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也呈同样的趋势今年4月上半月批发、零售渗透率已双双突破50%2035年的渗透率目标已提前11年完成。 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走势图 竖轴单位百万辆
图源行业分析机构EV-Volumes 图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从近年来的产销情况上看似乎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片欣欣向荣。但在2021、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狂飙、增速惊人的表现后2023年增速明显下滑至37.9%未来也大概率不会出现这样的高速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4年汽车市场将呈现3%以上的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1150万辆。 同时从各个车企的销售情况看2023年仅有少数新能源车企如比亚迪、岚图、理想达到销售目标。然而从各家新能源车企发布的2024年增长目标来看仅比亚迪、问界、理想三家的计划交付量就增加了230万辆而市场需求按预测仅有210万辆增量销量目标远大于市场需求。 显然新能源汽车市场这块“蛋糕”根本不够各家车企瓜分。然而此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火热市场拿到巨额融资VC国资各个车企都根据销量目标规划了庞大的产能实际销量更加少得可怜。 据太平洋证券测算2023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的产能达到1346万台以此估算2023年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利用率仅在57.47%。同时新能源车企销量多产能利用率高、销量少产能利用率低的两极分化态势也在进一步加剧。 面对新能源汽车仍算庞大的市场需求新能源头部车企或是品牌热销车型的产能还是供不应求。据统计2023年1-4月比亚迪、特斯拉、埃安和理想的产能利用率均超过90%而小鹏、蔚来的产能利用率已经低于50%。6月6日中国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负责人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利用率目前为76%左右与美国不相上下。 在头部车企产能不足、多数车企陷入产能过剩焦虑的背后许多新势力车企已经相继倒下。仅2023年威马、爱驰、天际、宝能以及恒大等跨界造车者相继暴雷且都自建有工厂截至2023年底这5家车企合计年产能约为72万辆然而实际产量不足万辆。这只是产能闲置的冰山一角可见新能源汽车供给端两级分化明显。 02
产能大肆扩张为哪般 汽车作为制造业产能的扩张需要大量的固定资产投入和漫长的建设期只能超前部署。燃油车产能如今严重过剩最重要的原因是2016、2017年前后市场情况一片大好各家车企跟风而上在产能方面的扩张过于激进。如今新能源汽车似乎正在复制相同的路径。 回顾2020年至2023年仅三年时间新能源汽车销量规模就足足扩张了超7倍这样的速度远超预期以致投资扩产热情高涨百亿级投资项目频频落地并且热潮持续至今。2024年1-4月新能源汽车领域发生了26起融资事件累计融资额突破了180亿元大关。 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新能源汽车企业融资事件变化 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较长、产业带动能力强尤其是在当前房地产产业受到限制的背景下各个地方政府纷纷将其列入“十三五”“十四五”的重点发展方向往往出资、出土地、出资源积极引入相关产业投资以期在实现碳中和的同时实现其经济结构转型增长。 一面投资机构愿意出钱一面政府愿意提供各类支持一面车企摩拳擦掌、只求快速入局新能源汽车产能的高速扩张也就此拉开大幕。从中大型城市群到很多小县城投资数亿元乃至数千亿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多地开花一度出现数百家新兴汽车制造商的繁荣景象。 然而随着政府补贴退坡和市场竞争加剧包括拜腾、赛麟、博郡等在内的一批新兴车企相继倒下。这两年同样的故事还在上演威马汽车、天际汽车都是典型。 除了资本、政策等外部因素外新能源汽车的更新加速也对产能提出了挑战。与遵循“三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模式的传统燃油车不同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新车型和新产线的开发与建设上迭代速度更快产品更新周期已经大幅缩短到1至2年之间。而行业初期部分企业直接采取的“油改电”策略和匆忙布局的大量产能更让产线无法被充分利用甚至被迫闲置的现象雪上加霜。 随着这种结构性、局部性的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凸显政府层面近几年也开始给这股热潮降温。2019年初江西省曾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过热投资受到国家发改委的批评。而江苏省作为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的典型地区2021年江苏省发改委也发文指出了相关产业的突出问题。这样的产能过剩状况只是各个地区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目前新能源车企的产能还在进一步扩张中。结合各省市“十四五”规划、在建项目及车企产能计划测算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产能预计可达3661万辆接近2023年产量和销量的4倍。 对比未来的新能源乘用车需求需求增长明显滞后因此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难以得到明显提升。并且很多车企在建设整车产能的同时还会配套建设相关的汽车零部件产能所以现实情况可能会比统计的更加严峻。不过许多业内人士还是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问题表示乐观认为在政府政策支持下产业结构将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调整优化。此外除了愈发内卷的国内市场还有需求庞大的国外市场。从全球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潜力来看当前新能源汽车产能不仅没有过剩而且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也正因此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正在持续加速中。 03
总结 当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是有效产能存在一定缺口而低效、无效产能却异常过剩同时地区产能利用状况很不平均。 产能过剩下以价格换市场是拉动销量最简单粗暴的方式。但企业降价出售不一定能换来对等或更多的市场销量整体利润率也会被摊薄比拼的是现金流难以长久坚持。从2023年的数据看真正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也只有特斯拉、比亚迪和理想三家。 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战远未结束全方位的竞争更是日趋激烈。在持续的亏损压力下长期未能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有可能在2024年退出市场争夺。未来兼并重组、关停并转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大趋势“快鱼吃慢鱼”“大鱼吃小鱼”将成为常态。 不过产能建设和优化都需要一定周期只要有竞争就很难根除产能过剩问题。过去几年中在动力电池、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的显著自主优势促进了中国车企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市场地位的提升而快速发展所产生的问题和挑战还需要更大的发展来解决。未来能让中国车企保持和提升全球竞争力的仍将是持续不断的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