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波域稀疏表示
小波变换是一种强大的工具,能够在时域和频域同时对信号进行分析,尤其适合处理具有多尺度特征的信号。在压缩感知中,小波域稀疏表示是将信号转换到小波域,使其在小波基下具有稀疏性。具体步骤如下:
- 对信号(如图像)进行离散小波变换(DWT),得到稀疏表示。
- 在小波域中,信号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在少数几个系数上,这些系数对应于信号的重要特征。
2. 正交匹配追踪算法(OMP)
正交匹配追踪是一种贪婪算法,用于从测量数据中重建稀疏信号。其基本思想是逐步选择与测量数据最相关的基向量,进行稀疏信号的逼近和重构。算法步骤如下:
- 初始化残差 \(r = y\)(测量向量),索引集 \(\Lambda = \emptyset\),迭代次数 \(t = 0\)。
- 找出残差 \(r\) 与测量矩阵 \(\Phi\) 的列 \(\phi_i\) 的内积中绝对值最大的索引 \(\lambda\)。
- 更新索引集 \(\Lambda = \Lambda \cup \{\lambda\}\),并更新重构原子集合 \(\Phi_{\Lambda}\)。
- 通过最小二乘法求解 \(\hat{x}_{\Lambda} = \Phi_{\Lambda}^{\dagger} y\),其中 \(\Phi_{\Lambda}^{\dagger}\) 是 \(\Phi_{\Lambda}\) 的伪逆。
- 更新残差 \(r = y - \Phi_{\Lambda} \hat{x}_{\Lambda}\),增加迭代次数 \(t = t + 1\)。
- 判断是否满足 \(t > K\)(稀疏度),若满足则停止迭代,输出稀疏信号 \(\hat{x}\)。
3. 压缩感知重建流程
结合小波域稀疏表示和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可以实现压缩感知的信号重建:
- 离散小波变换:对原始信号(如图像)进行离散小波变换,得到稀疏表示。
- 测量过程:使用测量矩阵 \(\Phi\) 对稀疏表示后的信号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向量 \(y = \Phi X\),其中 \(X\) 是稀疏表示后的信号。
- 信号重建:使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从测量向量 \(y\) 和测量矩阵 \(\Phi\) 中重建稀疏信号。
- 逆小波变换:将重建的稀疏信号通过逆小波变换恢复为原始信号。
4. MATLAB 实现
基于小波域稀疏表示和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压缩感知重建的 MATLAB 代码:
function reconstructed_signal = waveletOMPReconstruction(y, Phi, K)% y: 测量向量% Phi: 测量矩阵% K: 稀疏度% 小波变换[C, S] = wavedec(y, 1, 'db1'); % 使用 Daubechies 小波进行 1 层分解X = wthresh(C, 's', 0.1); % 阈值处理,保留重要系数% 正交匹配追踪r = y; % 初始化残差Lambda = []; % 索引集t = 0; % 迭代次数while t < K[~, lambda] = max(abs(Phi' * r)); % 找到与残差最相关的列Lambda = [Lambda, lambda]; % 更新索引集Phi_Lambda = Phi(:, Lambda); % 更新重构原子集合x_Lambda = Phi_Lambda \ y; % 最小二乘求解r = y - Phi_Lambda * x_Lambda; % 更新残差t = t + 1;end% 重建信号reconstructed_signal = zeros(size(X));reconstructed_signal(Lambda) = x_Lambda;reconstructed_signal = waverec(reconstructed_signal, S, 'db1'); % 逆小波变换
end
小波域稀疏表示,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压缩感知重建 youwenfan.com/contentcnf/97565.html
5. 实验验证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以下指标评估重建效果:
- 峰值信噪比(PSNR):衡量重建图像与原始图像的相似度。
- 结构相似性指标(SSIM):评估重建图像的结构质量。
通过实验验证,基于小波域稀疏表示和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压缩感知重建方法在多种应用场景中表现出色,能够有效恢复原始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