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订单报工的事务码、界面、配置路径
离散制造的生产订单报工时经常用到的事务码是CO11N(按工序报工)、CO15(按订单报工)。
SAP标准菜单中关于报工另外还有CO19(按事件的工时输入)、CO1F(按进度)、以及CO1V(快速录入)、CO12(集中录入),有项目上使用过没?欢迎分享下经验。
以下两图分别是CO11N、CO15的界面:
注:同一张生产订单,不能既使用CO11N,又使用CO15,只能选择其中某个事务码。
这两张图的“确认类型”的默认参数,来自于OPK4、OPK0的配置:
在SPRO中的路径如下图:
二、生产订单报工的“确认类型”
“确认类型”包括3个选项:□部分确认、1自动最终确认、X最后确认。
在SPRO配置的选项会带入到CO11N、CO15作为默认值,但仍可手动修改。
若选择“□部分确认”,则报工后的订单状态为PCNF(部分报工);
若选择“X最后确认”,即使报工数量小于订单目标数量,报工后的订单状态仍为CNF(完全报工);
所以一般是建议设置为“1自动最终确认”,由系统在比较报工数量、订单目标数量后来判定。但如果存在超量收货报工的情况,OPK4的配置参数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三、生产订单报工的“结清未清预留”
“结清未清预留”,与“1自动最终确认”、“X最后确认”进行组合使用,若订单报工后为CNF,则清除多余的未清预留,反映在CO03-组件界面,是将“最后发货”打上了√标记(即使组件还并未进行投料或者反冲,也会打上√)。
因此,建议先进行MIGO投料操作,再进行报工、入库,以避免出现不能投料(计划内投料)的情况。虽然还可以进行计划外投料,但是这并不规范!!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个订单有多道可以报工的工序,且启用了工序组件分配功能。某一道工序报工后,只会将该工序所对应的组件的“最后发货”打上√,其他工序的组件是不受影响的。
四、“确认类型”、“结清未清预留”在生产订单报工BAPI中的使用
CO11N(按工序报工)对应的BAPI是:
BAPI_PRODORDCONF_CREATE_TT
CO15(按订单报工)对应的BAPI是:
BAPI_PRODORDCONF_CREATE_HDR
函数中关于“确认类型”、“结清未清预留”的字段分别是FIN_CONF、CLEAR_RES,按项目实际情况判断进行赋值调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