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WebRTC

1.技术定义

WebRTC 是一组标准化的 API 和协议,支持浏览器、移动端及物联网设备间直接传输音视频流和任意数据。其核心特性包括:

实时性:低延迟传输,适用于音视频通话、直播等场景。

P2P 连接:通过 NAT 穿越技术(如 STUN/TURN)直接建立端到端通信,减少服务器依赖。

跨平台:支持 Web(Chrome、Firefox 等)、iOS、Android 及嵌入式设备。

2.关键组件

MediaStream:封装音视频数据流,可通过设备摄像头/麦克风获取,并绑定到

RTCPeerConnection:管理会话的建立、媒体协商(SDP)及网络协商(ICE Candidate),类似 HTTP 请求中的网络控制层。

RTCDataChannel:支持二进制和文本数据的低延迟传输,适用于文件共享或远程控制。

3.工作原理

WebRTC 通信需解决两大核心问题:媒体格式协商和网络穿透,具体流程如下:

信令服务器(Signaling Server)

用于交换会话元数据(如 SDP 和 ICE Candidate)。信令服务器本身不参与数据传输,仅作为信息中介。

媒体协商(SDP)

SDP(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描述媒体流的格式(如编解码器类型 H264/VP8)、分辨率等参数。双方通过交换 SDP 确定兼容的媒体格式。

示例流程:用户 A 创建 Offer SDP,用户 B 返回 Answer SDP,完成协商。

网络穿透(ICE Candidate)

STUN/TURN 服务器:

STUN:获取设备的公网 IP 和端口,解决局域网无法直接通信的问题。

TURN:当 STUN 穿透失败时,通过中继服务器转发数据(需承担带宽成本)。

ICE(Interactive Connectivity Establishment):自动选择最优网络路径(优先直连,次选中继)。

4.完整通讯流程

  1. 用户 A/B 通过 getUserMedia 获取本地音视频流。

  2. 创建 RTCPeerConnection 实例,添加本地流。

  3. 用户 A 生成 Offer SDP,通过信令服务器发送给用户 B。

  4. 用户 B 生成 Answer SDP 并返回。

  5. 双方交换 ICE Candidate,建立网络连接。

  6. 连接成功后,音视频数据通过 P2P 通道传输。

http://www.sczhlp.com/news/1067.html

相关文章:

  • 基于模糊控制的避障导航算法
  • MySQL JSON数据存储结构与操作
  • TypeScript 无法识别 .vue 文件的类型
  • halcon_01_HALCON基础语法变量与数据类型
  • Nginx:怎么携带参数重定向
  • Unity调整自适应分辨率
  •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主办、往届三个月发表】第五届电子材料与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EMIE 2025)
  • wpf 进度条
  • P1896 [SCOI2005] 互不侵犯
  • P1879 [USACO06NOV] Corn Fields G
  • P1270 “访问”美术馆
  • 20250726模拟赛T1
  • element plus table 修改勾选中的背景颜色
  • Java使用直接内存的好处
  • Jenkins Pipeline 中的主要组件解释
  • 在powershell窗口执行npm install无法运行
  • SVC总结与思考
  • 国产高精度芯片LHA8961,代替AD7690
  • 【IEEE出版、往届均完成EI检索】第六届计算机视觉与数据挖掘国际学术会议(ICCVDM 2025)
  • 平衡树的一些记录和带插入区间K小值
  • 基于块匹配的全景图像拼接
  • 【ACM独立出版、EI快速稳定检索】第二届虚拟现实、图像和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VRISP 2025)
  • BMP图像原理与应用
  • 亚马逊AI模型评估产品评论中的实用建议有效性
  • DNS协议
  • Python数据结构(列表、字典、元祖)
  • C#调用邮箱应用发送带附件的邮件
  • Air780EGH定位开发速成指南:源代码公开,即学即用
  • Splunk Enterprise 10.0.0 发布,新增功能简介
  • Studio 3T 2025.13 (macOS, Linux, Windows) - MongoDB 的终极 GUI、IDE 和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