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王正月》
原文:
元年1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2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4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5也。
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6。曷3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7。其为尊卑也微,国人莫知。隐长又贤,诸大夫扳8隐而立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適9以长不以贤,立子10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不会的字/词:
①元年:指鲁隐公元年。
②文王:周文王。
③曷:为什么。正月:阴历每年第一个月。
④王正月:指周历正月。古时改朝换代即改正朔(正月的第一天)。周历以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
⑤大一统:天下统一。
⑥平国而反之桓:隐公打算平治鲁国后,把政权归还桓公。
⑦隐长而卑、桓幼而贵:桓公的母亲仲子是鲁惠公的夫人。隐公的母亲声子只是随嫁来的姐妹。
⑧扳:拥戴。
⑨適:同“嫡”。
⑩立子:立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