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HCIE学习之路:一个NAT实验

今天介绍路由交换技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NAT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NAT),它可以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网IP地址,从而实现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通信。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并提高网络安全性。

NAT技术的实现原理是通过在路由器或防火墙设备上设置NAT规则,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映射为公网IP地址,从而实现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通信。其拓扑组成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内部网络、一个路由器或防火墙设备以及一个公网IP地址。在配置NAT时,需要指定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接口,并设置源地址和目标地址的映射关系。常见的NAT路由配置策略包括静态NAT、动态NAT和PAT(端口地址转换)。其中静态NAT将内部网络的一个固定IP地址映射为一个公网IP地址,动态NAT则根据内部网络的IP地址池动态分配公网IP地址,而PAT则通过改变端口号来实现多个内部网络共享一个公网IP地址的转换。

我们先来看拓扑图:

img

这里写入了172.16和172.17两个地址段,通过202.169.10.0的运营商线路访问一台路由器的回环口来代表网络应用。

这里交换机为类似集线器功能,没有配置。

路由器AR2配置如下:

acl number 2001
rule 5 permit source 172.17.1.0 0.0.0.255
nat alg ftp enable
#
nat address-group 1 202.169.10.50 202.169.10.60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
ip address 202.169.10.1 255.255.255.0
nat static global 202.169.10.5 inside 172.16.1.1 netmask 255.255.255.255
nat server protocol tcp global 202.169.10.6 ftp inside 172.16.1.3 ftp
nat outbound 2001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ip address 172.16.1.254 255.255.255.0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
ip address 172.17.1.254 255.255.255.0
#
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202.169.10.2

AC2写入了ACL规则、NAT配置、接口配置、静态路由,具体配置说明如下所示:

  • ACL规则:ACL编号为2001,第5条规则允许源IP地址为172.17.1.0/24的流量通过。
  • NAT配置:启用FTP ALG,定义地址组1包括202.169.10.50和202.169.10.60。在GigabitEthernet0/0/0接口上,定义静态NAT规则将172.16.1.1映射为202.169.10.5。定义FTP NAT服务器规则将172.16.1.3映射为202.169.10.6。在出口方向应用ACL 2001。
  • 接口配置:GigabitEthernet0/0/0接口配置为202.169.10.1/24,GigabitEthernet0/0/1接口配置为172.16.1.254/24,GigabitEthernet0/0/2接口配置为172.17.1.254/24。
  • 静态路由:默认路由指向202.169.10.2。

路由器会对数据流进行ACL过滤、NAT转换和路由转发等操作,以实现网络通信。

路由器AR3配置如下: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
ip address 202.169.10.2 255.255.255.0
#
interface LoopBack0
ip address 202.169.20.1 255.255.255.0
#

AC2写入了ACL规则、NAT配置、接口配置、静态路由,具体配置说明如下所示:

  • GigabitEthernet0/0/0接口的IP地址为202.169.10.2/24。
  • Loopback0接口的IP地址为202.169.20.1/24。

然后,服务器配置如下图所示:

img

PC可以按照服务器IP配置:

img

测试一下各设备间是否互相通信:

img

发现能够Ping通,下面再用PC3测试一下。

通过ACL的规则,172.17.1.2和172.17.1.3同样访问服务器地址172.16.1.3和外网的loopback:202.169.20.1。这样这个实验展示了通过路由策略和NAT技术实现各个网络设备间的互相访问。

http://www.sczhlp.com/news/380.html

相关文章:

  • HCIE学习之路:配置基于静态路由的GRE隧道
  • 2025年PLM合规性管理,6大策略,确保项目合法合规!
  • 国内最值钱 IT 公司排行
  • Fastmcp 案例二(SSE)
  • 编译安装 pg_stat_statements
  • Anaconda历史版本
  • 输入未知数目的数据
  • 常见的结构光编解码算法
  • 七月
  • 【UNR #3】配对树 题解
  • 基于Java+Springboot+Vue开发的美容院-美甲店预约管理系统源码+运行步骤
  • 基于YOLOv8的狗狗品种(多达60种常见犬类)品种鉴别识别项目|完整源码数据集+PyQt5界面+完整训练流程+开箱即用!
  • 公钥和私钥的部分作用
  • 从0开始构建技术
  • Solon 集成 LiteFlow:轻量级工作流引擎的极简实践指南
  • 街道【概念】
  • 解决 EXSI 意外断电后虚拟机无法启动,提示对象类型需要托管的 I/O - 清风
  • P3412 仓鼠找sugar II 题解
  • 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培肃|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
  • 【深度解析】文件安全传输网关解决方案,安全合规哪家强?
  • 非常棒的unity插件——体素世界
  • 开源新旗舰 GLM-4.5:不想刷榜,只想干活儿
  • Nodejs安装笔记
  • 「中望CAD机械版2025最新版下载+浮动许可激活教程」
  • 2025最新文件摆渡系统评测:这5大功能让跨网传输更高效
  • Fastmcp 案例三(DeepChat调式 ,结合案例二)
  • webdriver中的三种等待
  • Python 操作 PDF 文档:主流库选型指南 - E
  • claudecode使用mcp
  • 服务器数据同步:安全高效方案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