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高质量的SCI综述既要求清晰的结构逻辑,也非常依赖对海量文献的整合和深度理解。传统写作过程,我们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文献整理、框架搭建以及文字的组织。但有了ChatGPT和Claude这类AI工具让我们在这些环节中轻松了不少。在实际的应用上,我发现ChatGPT更擅长梳理梳理结构和优化逻辑,而 Claude比较擅长撰写内容。这篇文章我将结合这两款工具的特点,来协助高效完成一篇内容扎实、逻辑清晰的SCI综述文章。
1、文献阅读与总结
虽然有了ChatGPT以及Claude辅助我们写综述,但自己动手总结文献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自己系统地梳理一遍,才能真正了解这个课题,弄清楚别的研究者用了哪些方法、得到了什么结果,以及前人的核心结论和最新研究进展。另外,查文献最好还是通过Web of Science、Scopus、PubMed 这些专业数据库获取全面信息,也可以通过高级学术版的专业应用来查,包含不止以上几个主流的文献数据库,查文献、写综述一气呵成,提升效率。如果已经有了下载好的文献资料,可以通过 Claude,帮我们提高整理和总结的效率。
Claude总结文献指令:
请你帮我系统总结附件中涉及【xxx】主题的所有文献,并按表格的形式用中文呈现文献的原文献编号、研究课题、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主要研究结果、DOI、发表期刊、发表年份。最后请逐步分析,确保信息提取全面、准确,不遗漏任何文献或关键信息。【上传附件】
需要注意,如果你要让Claude用英文回答,则可以在最后加一句“请用英文输出”。我们在向Claude提交文献信息时,建议一次不要超过20到30条,避免它遗漏或出现中断的情况。如果你提交了 30 条文献,但 Claude 只总结了前 20 条,可以接着追问:“请继续总结剩下的文献,注意不要遗漏,也不要重复。”
2、利用 ChatGPT 搭建写作框架
在写文献综述前,明确写作框架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它可以为后续内容的填充提供清晰的方向。如果咱们对课题的论述思路不清楚,则可以借助ChatGPT来搭建初步的综述框架,让它帮助梳理研究主题的核心结构和层次。在这个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研究重点,对框架进行补充和修改,让框架内容既有条理,又体现个人的独立思考。我以Indroduction部分的框架为例,设计了一段提示词,大家可以参考这段提示词的思路,来构建综述其他部分的写作框架。
ChatGPT搭建引言框架指令:
你是一位【研究领域】的专家,同时具备丰富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写作经验,我现在需要写一篇题为【题目名称】的论文,投稿到【期刊名称】。以下是该期刊上的一篇文章 Introduction 部分的样例。请你学习样例,帮我的论文 Introduction 部分拟定框架。【粘贴 introduction 样例】
3、借助 Claude 撰写内容
在已有写作框架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借助Claude来撰写综述内容,以 Introduction 部分为例,我设计了一套结构化的提示词,用于引导 Claude 输出这部分的核心内容。让Claude帮助我们快速梳理已有研究的脉络和重点,我们则需要结合自身对课题的理解去补充、修改或重组生成内容,让内容更贴合自己的研究视角和逻辑。
Claude撰写引言部分提示词:
#Role: 我是【研究领域】的专家,具备深厚的【研究领域】学术背景,熟悉该领域的专业概念和术语。同时,具有丰富的学术论文写作经验,尤其擅长为【期刊名称】撰写论文。#Attention:请你为题目为【题目名称】的论文撰写高质量的Introduction部分,要求符合【期刊名称】的学术标准,突出本研究的意义与创新点。#Goals:根据指定题目和框架,撰写一篇符合【期刊名称】期刊水准的Introduction部分。#Background:论文题目为【题目名称】#Framework:【上一步 GPT 生成的写作框架】#Establishing Context and Rationale:1)从宏观角度概述研究主题及相关背景。2)逐步聚焦,突出当前知识局限与文献空白。3)明确指出本研究要解决的具体科学问题或研究假设。4)强调研究的现实意义、临床价值、时效性与重要性。#Structure and Logical Flow:1)内容结构遵循“由广入深”原则,先宏观背景,再具体聚焦当前研究;2)研究目的、知识缺口、假设与关键问题需在开篇明确提出;3)确保各段落逻辑衔接,层层递进,观点连贯。#Style, Tone and Wording:1)保持正式、学术、通俗兼备的表达风格,符合目标期刊和学术受众的期望;2)使用简洁、清晰、主动语态的句子,避免晦涩术语;3)句式结构多样,提升可读性,合理使用连接词增强逻辑流畅度;4)专业术语首次出现需简要解释;5)适度引用权威文献,体现对研究领域的深入理解;#Engagement and Transitions:1)通过背景铺垫与问题陈述,吸引读者注意力;2)使用清晰的段首句与过渡语,引导读者顺畅理解全文逻辑;3)通过句式变化与内容衔接,提升整体阅读体验。#Precision and Clarity:1)全程紧扣研究问题与目标,避免无关内容;2)早期明确指出研究空白、问题与目的,确保表达精准清晰。#End Strongly:1)结尾部分强调本研究的学术价值、临床意义与潜在贡献;2)用清晰有力的语言总结研究目的,帮助读者迅速理解研究定位。#Example:【粘贴引言部分的示例参考】#Constraints:1)必须遵循上述详细框架撰写;2)内容仅限于Introduction部分,篇幅控制在单段1000字以内。#Workflows:1)熟悉目标期刊标准与研究主题背景;2)理解撰写高质量Introduction的关键要点;3)全文采用APA格式进行文献引用。
在给出 Introduction 部分的结构化提示词后,我们就可以参考这一模板,继续撰写综述后续的各个部分。通过这种方式,Claude 可以帮我们高效生成初步内容框架和要点,但需注意不能直接照搬生成结果,必须结合自己的理解,对输出进行判断、筛选和润色,让内容既逻辑清晰,又能体现出我们对研究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关注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