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综述】VLA模型:概念、进展、应用与挑战

摘要

视觉-语言-动作(Vision-Language-Action, VLA)模型标志着人工智能领域的变革性进展,旨在将感知、自然语言理解与具身动作统一于单一计算框架之中。本文作为基础性综述,系统梳理了近年来VLA模型的最新进展,并围绕五大主题支柱对该快速发展的领域进行了结构化总结。首先,我们确立了VLA系统的概念基础,追溯其从跨模态学习架构到集成视觉-语言模型(VLM)、动作规划器和分层控制器的通用智能体的演变过程。本文采用严格的文献综述方法,涵盖了过去三年内发表的80余种VLA模型。主要进展包括架构创新、参数高效训练策略以及实时推理加速。我们深入探讨了VLA在多样化应用领域的落地,如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医疗与工业机器人、精准农业以及增强现实导航。文章还系统分析了VLA在实时控制、多模态动作表示、系统可扩展性、对未知任务的泛化能力以及伦理部署风险等方面面临的主要挑战。结合最新技术进展,我们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方案,包括智能体式AI自适应、跨具身泛化和统一的神经-符号规划。在前瞻性讨论中,本文展望了VLA模型、VLM和智能体式AI融合,推动社会对齐、适应性强、通用型具身智能体的发展。此综述为推动智能机器人与人工通用智能(AGI)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参考。

引言

在 Vision-Language-Action (VLA) 模型出现之前,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进展主要分布在三个独立方向:视觉系统能够“看见”和识别图像,语言系统能够理解和生成文本,动作系统则负责控制运动。这些系统各自表现良好,但在协同工作或应对新颖、不可预测场景时却力不从心,难以理解复杂环境或灵活应对现实挑战。

如图1 所示,传统计算机视觉模型(主要基于卷积神经网络 CNN)通常只适用于特定任务,如目标检测或分类,需要大量标注数据,并且在环境或目标稍有变化时就必须重新训练。这些视觉模型虽然能“看见”(例如识别果园中的苹果),但无法理解语言,也无法将视觉信息转化为有意义的动作。语言模型,尤其是大型语言模型(LLM),极大提升了文本理解和生成能力,但它们只能处理语言,无法感知或推理物理世界(如图1 中“果园里的成熟苹果”即体现了这一局限)。与此同时,机器人中的动作系统依赖大量手工设计的策略或强化学习,只能实现特定行为(如物体操作),但工程成本高,难以泛化到新任务。

img

尽管视觉-语言模型(VLM)通过融合视觉和语言取得了多模态理解上的突破,但仍然存在明显的集成瓶颈:无法根据多模态输入生成或执行连贯的动作。如图1 所示,大多数 AI 系统最多只能集成两种模态(视觉-语言、视觉-动作或语言-动作),难以将三者统一到一个端到端框架中。因此,机器人可以识别物体(“苹果”)、理解文本指令(“捡起苹果”),或执行预设动作(抓取),但要将这些能力整合为流畅、可适应的行为却难以实现。结果就是管道式架构碎片化,难以灵活适应新任务或环境,导致泛化能力差、工程负担重。这一瓶颈成为具身智能发展的关键障碍:如果系统不能同时感知、理解和行动,智能自主行为就难以实现。

为解决上述问题,VLA 模型应运而生。VLA 概念大约在 2021-2022 年提出,代表性工作如 Google DeepMind 的 Robotic Transformer 2 (RT-2),首次将感知、推理和控制统一到一个框架中。作为图1 所示问题的解决方案,VLA 模型集成了视觉输入、语言理解和运动控制,使具身智能体能够感知环境、理解复杂指令,并动态执行合适动作。早期 VLA 方法通过在视觉-语言模型基础上引入动作 token(数值或符号化的机器人运动指令),实现了从视觉、语言和轨迹数据联合学习。这一创新极大提升了机器人对未知物体的泛化能力、对新语言指令的理解能力,以及在非结构化环境下的多步推理能力。

VLA 模型是实现统一多模态智能的重要突破,打破了长期以来视觉、语言和动作各自为政的局限。通过利用互联网规模的数据集,将视觉、语言和行为信息融合,VLA 让机器人不仅能识别和描述环境,还能进行语境推理并在复杂动态场景下执行合适动作。图1 展示了从孤立的视觉、语言、动作系统到集成 VLA 模型的演变,这标志着具身智能体向自适应、可泛化方向迈出了关键一步。鉴于这一创新的深远影响,有必要开展系统性综述,全面梳理相关文献和技术进展。首先,综述有助于澄清 VLA 的基础概念和架构原理,区分其与前代模型的本质差异。其次,能够结构化地总结领域内的快速进展和关键里程碑,帮助研究者和工程师把握技术演化轨迹。第三,深入综述有助于梳理 VLA 在家庭机器人、工业自动化、辅助技术等实际应用中的变革性作用。进一步,通过批判性分析当前挑战(如数据效率、安全性、泛化和伦理问题),综述能够明确未来大规模部署所需解决的障碍。最后,综合这些洞见,有助于为 AI 和机器人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前沿方向和实践参考,促进协作与创新。

在本综述中,我们系统性地分析了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的基本原理、发展进展以及技术挑战。我们的目标是整合当前对VLA的理解,同时识别其局限性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综述首先详细阐述了关键概念基础(见图2),包括VLA模型的定义、历史演变、多模态集成机制以及基于语言的标记化与编码策略。这些概念性组成部分为理解VLA在多模态下的结构与功能奠定了基础。

img

在此基础上,我们统一展示了近期的技术进展与高效训练策略(见图3)。内容涵盖了推动VLA模型更强泛化能力的架构创新,以及数据高效学习框架、参数高效建模技术和模型加速方法,这些都旨在降低计算成本而不牺牲性能。这些进展对于VLA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规模化部署至关重要。

img

随后,我们深入讨论了当前VLA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见图4),包括推理瓶颈、安全性问题、高计算需求、有限的泛化能力以及伦理影响。我们不仅指出了这些关键难题,还分析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img

这三幅图共同构建了本文的视觉框架,支撑了文本分析。通过梳理概念基础、最新创新和开放挑战,本综述旨在为未来研究提供指导,推动更强健、高效且具伦理保障的VLA系统发展。

http://www.sczhlp.com/news/13856/

相关文章:

  • 七天零基础学java(第七天)--
  • 02011801 泛型01-什么是泛型、泛型类、构造类型、类型参数、where子句
  • 在K8S中,Service分发后端的策略是什么?
  • 井字棋
  • Js 面向对象-Class补充
  • webpack4项目中,使用@zip.js/zip.js(2.7.72版本)解析zip包 报错 unexpected token import.meta.url
  • Manacher 做题记录
  • 5.7 文件的修改
  • 2025年8月17日15:31:09
  • 家庭配电箱内的开关有多种类型,每种开关的作用、分类及常见用途都不尽相同。下面是详细的分类说明以及表格化的展示:
  • HS_fu3的语录
  • 在K8S中,外部如何访问集群内的服务?
  • CSP-S模拟13
  • 你好, 再见 ! 董小姐
  • CSP-S2025模拟7-13
  • 模拟费用流入门
  • 合页作为一种常见的连接元件,其发展历程与建筑、家具、机械等领域的需求密切相关。以下是合页发展的时间线,详细说明了其主要的发展阶段:
  • ROS2 学习(一)——节点的概念
  • 关于柜门铰链的发展时间线,它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创新与进步,从最早的简单支撑结构到现代智能调节功能的集成。以下是详细的时间线和各阶段的发展说明:
  • Manacher算法实现
  • 题解:P11323 【MX-S7-T1】「SMOI-R2」Happy Card
  • day29大模型程序开发day04-多智能体编排实操(张飞诸葛亮转移智能体)
  • Luogu P13685 【MX-X16-T3】「DLESS-3」XOR and Impossible Problem 题解 [ 黄 ] [ Ad-hoc ] [ 值域分治 ]
  • 在K8S中,镜像下载策略有哪些?
  • 一道题
  • 八代凯美瑞中控usb连接carplay盒子音响有电流滋滋声的解决方案
  • 读书笔记: 数据仓库同步的陷阱与Oracle读一致性的奥秘
  • SDFZ contest 444 题解
  • 设计表 Design table _2 获取单元格内容
  • 最小二乘法计算触摸事件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