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网站建设公司有哪些,wordpress 模板添加,在线代理免费,成都建设监理协会网站网址文章目录 1. 前言2. Z-blog网站搭建2.1 XAMPP环境设置2.2 Z-blog安装2.3 Z-blog网页测试2.4 Cpolar安装和注册 3. 本地网页发布3.1. Cpolar云端设置3.2 Cpolar本地设置 4. 公网访问测试5. 结语 1. 前言
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技术宅或程序员#xff0c;自己搭建网站制作网页是绕… 文章目录 1. 前言2. Z-blog网站搭建2.1 XAMPP环境设置2.2 Z-blog安装2.3 Z-blog网页测试2.4 Cpolar安装和注册 3. 本地网页发布3.1. Cpolar云端设置3.2 Cpolar本地设置 4. 公网访问测试5. 结语 1. 前言
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技术宅或程序员自己搭建网站制作网页是绕不开的项目。就以笔者自己的经历来说就被自制网页网站卡过很久。不过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很多便捷快速建站的工具软件。今天笔者就为大家展示如何快速上手Z-blog建立自己的个人博客网站并通过cpolar建立的内网穿透数据隧道将这个个人博客软件发布到公互联网上。
2. Z-blog网站搭建
Z-blog是一款基于Asp和PHP平台的开源程序其功能与Wordpress类似也支持多种模板和插件而且也能支持双数据库如果使用者再会一点HTMLCSSJS就可以轻松的制作出自己的模板。当然这些并不是我们今天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向大家展示如何使用cpolar将Z-blog网站发布到公共互联网上。
2.1 XAMPP环境设置
与其他的网站建设工具一样要在本地安装Z-blog也需要搭建起必要的网站运行环境这里我们采用XAMPP搭建网站运行环境。我们可以在XAMPP的官网www.apachefriends.org上找到对应操作系统的版本。 笔者是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安装Z-blog因此选择Windows版本的XAMPP。 安装程序下载完成后直接双击就能开始安装 安装完成后我们打开XAMPP的主程序打开Apache和MySQL。 2.2 Z-blog安装
打开Z-blog所需的运行环境后我们到Z-blog的官网上https://www.zblogcn.com/下载Z-blog的安装包。 接着将安装包解压并将其中的文件都粘贴到xampp安装目录下的htdocs文件夹中 需要注意的是通常htdocs文件夹里会有一些xampp的网页显示文件要将这些文件删除才能正确显示Z-blog的安装页面。
2.3 Z-blog网页测试
由于Z-blog是网页程序因此我们打开浏览器并在地址栏输入本地地址的XAMPP网页输出端口也就是Apache的输出端口通常Apache的输出端口号为80但由于笔者的80端口已经被占用因此将apache输出端口更改为82。 只要之前的设置正确就能看到Z-blog网页的安装界面。首先勾选页面下方的同一协议框并点击旁边的下一步进入网页安装环境检查。 只有各项自检都通过才能继续网页安装程序。 接下来就是设置数据库、网站管理员等信息设置完毕后就能点击右下方的“下一步”完成Z-blog网站的安装。 2.4 Cpolar安装和注册
完成Z-blog网站搭建后就可以安装[cpolar内网穿透](cpolar - 安全的内网穿透工具)cpolar的安装注册同样很简单直接在cpolar的官网页面https://www.cpolar.com/找到下载按钮。 笔者是在Windows平台上搭建的Z-blog网站因此选择Windows版本进行下载。 Cpolar下载完成后将下载的文件解压双击解压后的.msi文件即可自动执行安装程序。接着只要一路Next就能完成安装。 cpolar会为每个用户创建独立的数据隧道辅以用户密码和token码保证每个用户的数据安全因此我们在使用cpolar之前需要进行用户注册。注册过程非常简单只要在cpolar主页右上角点击用户注册在注册页面填入必要信息就能完成注册。 3. 本地网页发布
完成了Z-blog网站搭建和cpolar内网穿透软件的安装接下来我们就可以使用cpolar内网穿透建立起一条内网穿透数据隧道将本地电脑上的Z-blog网站发布到公共互联网上。由于Z-blog网站会长期存在cpolar免费版的数据隧道每24小时重置一次。笔者并不想每天重新设置Z-blog的网址因此将cpolar升级至vip版以获得能长期稳定存在的内网穿透数据隧道。
3.1. Cpolar云端设置
要想建立一条长期稳定的数据隧道我们需要先拥有一个能稳定存续的公共互联网地址并且这个互联网地址要与本地网页软件的输出端口相连才能形成一条完整且稳定的数据隧道。因此我们需要先点击进入cpolar的数据隧道预留页面。在这里生成一个公共互联网地址也可以看做数据隧道的入口由于此时这个地址没有连接本地的软件输出端口因此也可以看做是一条空白的数据隧道。 在预留页面我们可以看到Cpolar支持保留很多种协议的数据隧道这里我们选择保留二级子域名栏位。 在“保留二级子域名”栏位我们要输入几项简单信息为cpolar保留的数据隧道进行设置这几项信息为 地区服务器所在区域就近选择即可二级域名会最终出现在生成的公共互联网地址中作为网络地址的标识之一描述可以看做这条数据隧道的描述能够与其他隧道区分开即可 完成这几项设置后就可以点击右侧的保留按钮将这条数据隧道保留下来。 当然如果这条数据隧道不打算再使用还可以点击右侧的x将其轻松删除节约宝贵的隧道名额。
3.2 Cpolar本地设置
完成cpolar云端的设置并保留了空白数据隧道后我们回到本地的cpolar客户端将云端生成的空白数据隧道与本地的Z-blog页面连接起来。
在本地打开并登录cpolar客户端可以在浏览器中输入localhost:9200直接访问也可以在开始菜单中点击cpolar客户端的快捷方式点击客户端主界面左侧隧道管理——创建隧道按钮进入本地隧道创建页面如果要创建没24小时重置地址的临时数据隧道可直接在此进行设置不必再cpolar官网设置空白数据隧道。
在这个页面同样需要进行几项信息设置这些信息设置包括 1. 隧道名称 可以看做cpolar本地的隧道信息注释只要方便我们分辨即可 2. 协议 – 由于支付宝的测试页面是网页因此选择http协议 3. 本地地址 本地地址即为本地网站的输出端口号Z-blog的输出端口为80因此这里也填入80 4. 域名类型由于我们已经在cpolar云端预留了二级子域名的数据隧道因此勾选二级子域名如果预留的是自定义域名则勾选自定义域名并在下一行Sub Domain栏中填入预留的二级子域名该例子中为“alipaytest”。如果打算创建临时数据隧道则直接勾选“随机域名”由cpolar客户端自行生成网络地址 5. 地区这个栏位设置与cpolar云端一样都是服务器地址我们选择实际使用地较近的服务器即可 完成这些设置后就可以点击页面下方的创建按钮将cpolar云端的空白数据隧道与本地的支付测试页面连接起来也就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在公共互联网访问本地支付测试页面的数据隧道。我们可以在隧道管理——隧道列表页面中对这条数据隧道进行管理包括开启、关闭或删除这条隧道也可以点击编辑按钮最这条数据隧道的信息进行修改。 4. 公网访问测试
最后一步我们点击左侧状态——在线隧道列表就能找到Z-blog个人博客网站的公共互联网地址。我们已经可以通过个地址访问到本地Z-blog个人博客页面也就达成了将本地Z-blog个人博客网站发布到公共互联网上的目的。 5. 结语
从上面介绍的步骤可以看出想要快速发布一个网站有必要选择一些简单趁手的辅助工具虽然Z-blog搭建的网站但很简单但却是我们熟悉cpolar发布本地网站很好的例子。如果要在本地电脑上构建大型复杂网站对这个网站的测试发布同样可以使用cpolar的内网穿透功能进行从而节省不必要的资源和精力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