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日学了啥?
- OSI七层模型(物理→数据链路→网络→传输→会话→表示→应用)与TCP/IP四层模型(网络接口→网际→传输→应用)的对应关系及核心功能划分。
- TCP/IP协议族重点:HTTP(80)/HTTPS(443)/FTP(20/21)/SMTP(25)/POP3(110)等端口及作用,TCP与UDP区别(可靠/不可靠传输)、ARP/RARP功能(IP↔MAC转换)、ICMP(PING)及三次握手过程。
二、重点/要记住的!
-
🔺 OSI 记忆公式:物(物理层)联(数据链路层)网(网络层)传输(传输层)会话(会话层)试(表示层)用(应用层)
-
🔺 TCP/IP四层模型与OSI七层模型对应关系及扩展
-
🔺 TCP/IP 协议族
-
POP3:110 端口,邮件收取
-
SMTP:25 端口,邮件发送
-
FTP:20 数据端口/21 控制端口,文件传输协议
-
HTTP:80 端口,超文本传输协议,网页传输
-
HTTPS:443 端口,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网页传输
-
DHCP:67 端口,动态主机配置协议,IP地址分配
-
SNMP:161 端口,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网络设备管理
-
DNS:53 端口,域名解析协议,记录域名与IP的映射关系
-
TCP: 可靠的传输层协议
-
UDP: 不可靠的 传输层协议
-
ICMP:因特网控制协议,PING 命令来自该协议
-
IGMP:组播协议
-
❌ ARP:地址解析协议,IP 地址转换为 MAC 地址
-
❌ 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MAC 地址转换为 IP 地址
-
补充:
-
-
三次握手过程:确保双方都能确认自己能发消息、对方能收消息,建立可靠的TCP连接
- 客户端发送SYN包给服务端,表示要建立连接(客户端发送SYN=1(同步标志)+随机序列号seq=x)
- 服务端收到SYN包后,返回ACK包(服务器回复SYN=1+ACK=1(确认标志)+seq=y+ack=x+1)
- 客户端收到服务端的ACK包后,返回ACK包(客户端回复ACK=1+ack=y+1)
三、今天的小收获/卡住的地方
今天报名下半年考试了,坚定决心,准备加练!!!
四、明天学啥?
明天学习DNS
像实干家一样思考问题,像思想家一样付诸行动。
愿你我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