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 七层模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网络通信架构标准,其核心特点是分层解耦—— 每一层仅关注特定功能,通过标准化接口与上下层交互,降低网络设计复杂度、提升兼容性。
以下是 OSI 七层模型的图表:
| 层级 | 名称 | 功能概要 | 典型协议 / 设备 | 数据单位|
| 7 | 应用层 | 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 HTTP、FTP、SMTP、DHCP、Telnet、DNS 等 | 数据 (Data)|
| 6 | 表示层 | 对上层数据或信息进行变换,如加密解密、压缩、格式转换等 | SSL/TLS、JPEG、ASCII、GIF 等 | 数据 (Data) |
| 5 | 会话层 | 管理主机之间的会话进程,包括建立、管理、终止会话 | NetBIOS、RPC、SQL、NFS 等 | 数据 (Data)|
| 4 | 传输层 | 负责将上层数据分段并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或不可靠的传输 | TCP、UDP、RTP 等 | 段 (Segment)|
| 3 | 网络层 | 将网络地址翻译成对应的物理地址,并决定数据的路由 | IP、ICMP、IGMP、ARP、RIP、路由器等 | 包 (Packet)|
| 2 | 数据链路层 | 将从网络层接收到的数据分割成帧,并进行物理地址寻址、流量控制、检错等 | MAC、IEEE802.3/.2、HDLC、PPP、交换机、网桥等 | 帧 (Frame)|
| 1 | 物理层 |
在物理媒体上传输原始比特流 | RS-232、V.35、RJ-45、FDDI、集线器、中继器等 | 比特 (B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