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天的外培最终结束了。第一次外培,虽然可能有些许的不适应,但是还是收获了不少的。
这段时间的讲课老师都是成外曾经的选手,其中还有一些进队的。不得不说这些老师讲的题质量都很高,有些题目更是给我对一些知识点的理解带来了新的思考,而且这些题难度也很高,有时候可能要花一段时间才能完全理解一道题的做法。再者就是其中很多题都有很强的技巧性,通过做这些题目可以掌握一些新的技巧。现在还有一些题没有补,希望之后能找一些时间,这些题能做多少做多少。
然后是比赛,其实我打的都不太好,尤其是首尾两次比赛打爆了。这可以说明比赛的质量也比较高,还能反映出来我的一些问题,比如思维不够敏捷、技巧没见过或运用不熟练。还有题没补完,抽时间尽量做了,这样有助于发现在考场上自己的不足,为之后的比赛积累经验。
最后就是这次外培也反映出了我的一些不足。第一就是吸收难题的速度太慢,有些比较难的题我可能要花很久才能完全啃下来,这主要反映了思维上不够敏捷、理解能力不足,还有技巧积累不够。第二就是效率不够高,经常一天做不了多少题,而且做完每个题后都感觉有点累。由上述问题,以后还是要继续增强自己的思维水平和实力,才能克服它们。
比赛总结
07/23/2025
分数看似还行,但其实打的很垃圾,后两题没思路。
T1 转化一下就是 [SDOI2013] 方程,比较简单。
T2 忘记了一个刚讲的、很经典的 trick:对于最长距离相关的问题,可以把直径最中间的那条边(若有两条任取一条)作为根建树,把原树分为两棵树,则距离一个点最远的点一定在另一颗大树中。通过这个就可以把问题分为两种简单的情况,一种是在同一颗大树内,另一种则相反。这样就会好做很多。主要反映的问题就是刚学的知识点掌握不牢固,以后新学了知识后要记得加强巩固。
T3 的转化确实非常精妙👍,属于是想不到就做不出来。反映的问题就是思维能力还不够,日后还要通过多练习、打线上赛等方式不断提升。
07/27/2025
爆炸了,一道题都没做出来。
T1 完全没想到像 \((x-y)^2\) 这种东西竟然能赋予它组合意义,之后的事情就比较好做了。可以看出转化问题的能力还不够,以后还要继续提升。
T2 并没有注意到这种问题可以使用添加端点的增量法来维护,可能还是数据结构技巧比较生疏了,之后还要注意回顾与加强。
T3 没想出来这种既有 LCP 又有 LCS 的问题怎么处理。正解也比较巧妙,先用 SAM 求出 LCS,它对应的结点一定是某个 SAM 结点的最长串。然后有一个 trick:通过 SAM 的 DAG,我们可以还原出一颗 Trie 树,其中树边就属于 SAM 的转移边,那这样 LCP 的问题也就好做了,最后树剖维护一下即可。这种技巧感觉还是比较的巧妙,要把这种技巧学会。
后续安排
这段时间一直有牛客多校,据说质量比较高,打的时候还是认真打,争取打好一点,通过日常的练习来提升自己的水平。
之前定的目标是正式+虚拟参赛总共 \(15\) 场 CF,要完成这一目标,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新的赛季马上开始了,这段时间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水平,这样才能在重要比赛中考出好成绩,明年才有机会冲击省队。继续加油。